2011年8月23日星期二

三国吕布

 
提及吕布,稍微对三国演义有所了解的都知道这名超级战将!就没有读过
三国或电影的人,在玩电脑游戏中也会看到这个名字!吕布这个名字在三国
中应该如雷贯耳!
 
三国故事之中有忠义的英雄豪杰、虎胆龙威的悍将、雄才大略的枭雄;
吕布,在三国之中算是被公认为武功最强的一个悍将,虽不能称是“三国无敌”,
但是其绝对是名超级猛将!
 
证实吕布武功超强的应该就是出现在《三国演义》第五回中的“三英战吕布”
的情节,三英就是鼎鼎大名的刘备、关羽和张飞兄弟三人合力战吕布!结果
只打个平手!刘备的武功在三国众战将中,可能是比较低一些,但是关羽和
张飞可够强了吧?一个可以过五关斩六将、温酒斩杀叫嚣猛将;一个大喝一
声可以把人吓死。
 
可是刘关张三人合起来却只能与吕布打个平手!如此可见吕布的武功只高,
绝对可堪称“三国最强”!
 
但是,吕布虽是三国最强,可是其见利忘义,寡情负恩的本性,却让他在三国
中成为了被众英雄所不齿的三姓家奴! 
 
 
*文转载 
吕布本身姓吕,父亲早逝,认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丁原待他不薄,倚为股肱。
然而,吕布见利忘义,寡情负恩。
 
董卓用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一条玉带,
便令吕布动了心,杀了丁原,取其首级,投降董卓,拜为义父。
 
天下第一好汉卖身投靠,使奸贼董卓如虎添翼,更加飞扬跋扈起来。 

为诛灭董卓,司徒王允抓住这对父子同样好色的特点,设下连环计,将歌伎貂蝉
同时许给董卓和吕布,使父子两人陷入争夺美女的圈套。“风仪亭”一折,父子的
矛盾加深了。
 
董卓无情,竟向吕布掷戟。而这个吕布,为了一名歌伎,也不惜与义父反目,
杀了董卓,夺回貂蝉。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仁义的书,刘、关、张是作家罗贯中极力歌颂的仁义的
化身。而吕布,却是袅情绝义、毫无主见的武夫,是刘、关、张的对立面,
作家极力鞭挞的人物。
 
书中,吕布多次被骂为“三姓家奴”。在讲究忠孝仁义、崇尚祖宗膜拜的封建社会,
这是最为人不齿的事。三英战吕布时,张飞挺着丈八蛇矛,飞马大战
 
大喝:“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
 
这是对吕布的人格最大的羞辱。 

纵观历史,最痛恨那类有钱便是爹,有奶便是娘的人,斥责为“三姓家奴”。
对那些毫无操守、随意受权势支配、没有独立自主意识的人,百姓也形容为
“三姓家奴”。
 
中华传统价值观均以忠义为魁!所以尽管吕布的武功有多强,始终没有得到
任何美名,甚至得不到好下场!
 
“忠义”一直以来是中华民族所推崇的传统价值观!但是随着时代的聚变,
世风日下,传统价值观的崩溃下,相信很多人都会对吕布有新的看法和评价!
因为在吕布身上找到的见利忘义,寡情负恩,见异思迁等价值观已经是现代人
最为普遍的价值观! 
 
这个情况让人无奈的问,是吕布生错了时代?还是现时代的人格价值观在败坏? 

2011年6月26日星期日

中国人的五福

青花五福碗

前一阵子看了《收藏马未都》在“伦理纲常话五伦”的一期中给我印象深刻的不是节目中所强调的三纲五伦,而是在古玩门诊中,在鉴定一个立粉“五福”碗时所提到“五福”时,让我有新的认知。
五福图

华人常说的“五福临门”,是否到底知不知道所谓的五福是哪五福呢?
 “五福”这个名词,原出于《书经》和《洪范》。五福的第一福是“长寿”,第二福是“富贵”,第三福是“康宁”,第四福是“好德”,第五福是“善终”。

 “长寿”是命不夭折而且福寿绵长;“富贵”是钱财富足而且地位尊贵;“康宁”是身体健康而且心灵安宁;“好德”是生性仁善而且宽厚宁静;“善终”是临命终时,没有遭到横祸,身体没有病痛,心里没有挂碍和烦恼,安详而且自在地离开人间。
五福捧寿图

由此可见,老祖宗们一身所追求的一种完美人生之概括。

现如今,大部分的人都知道“五福临门”这个成语,可是很少人知道“五福”所指的是哪五种福。至于福临门的原理,明白的人就少之又少了。

五福中的第一福是“长寿”,显示出生命比任何事物都重要,唯有活着才能去做一切事物;第二福是“富贵”,其实所谓的富贵不只是局限于财富的丰富,同时也包括精神上的富足;第三福为“康宁”,人要有健康和安宁才能享有自己的福份,不然一切的只是虚谈;第四福是“有德”,人要有德才能有正确的心态来面对自己和人生,如果人无德,一再的让恶念、邪念、贪嗔痴等欲望无尽的侵蚀自己,那么尽管有长寿、万贯家财、康宁,对他来说也是不足,心理若是没有平衡,看任何事都会不平衡。

第五福是“善终”,事实上,当我知道第五德是指“善终”时,起先还有点不相信。认为总是万般忌讳的华人,怎么会将善终列为福气之中,但是认真的思考下,焕然大悟。不错,每个人总是免不了生老病死的阶段,任何的生命都有终点的时候,这时就要有一个好的终点,才算是为自己的人生画上一个最美的句点。

2011年6月8日星期三

端午节后忆屈原

端午节,已经过了两天了,不过看到自己的不落阁一直在空着,所以就写下端午节后忆屈原的段子了。

相信很多对中华历史有稍微一点认识的人都知道屈原这位历史伟人。以我个人最早对屈原的认知是,他是位爱国诗人,由于多次劝谏王不果,因而悲愤投江自尽,人们为了保护屈原的身体,就将米饭裹着竹叶丢下河中,让鱼虾吃饱,不去破坏屈原的身体;同时,也在江上驱舟并且击鼓,以惊吓河鱼......这些事情后来就演变成端午节重要的习俗了。
我当时年纪小,每逢端午节只记得粽子和屈原,但是其中真正深刻的意义,是知之甚少的。

长大后,再加上资讯的发达,网络一个键盘,一点鼠标,包罗万有的资料在刹那间涌来。
百度资料如下:

屈平,字原,通常称为屈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汉族,战国末期楚国丹阳(今湖北秭归)人,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原虽忠事楚怀王,却屡遭排挤,怀王死后又因顷襄王听信谗言而被流放,最终投汨罗江而死。屈原是中国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之一,也是我国已知最早的著名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他创立了“楚辞”这种文体,也开创了“香草美人”的传统。代表作品有《离骚》、《九歌》等。

虽然知道屈原是个诗人,但是说老实话,我一直以来都没有真正的去品味屈原的任何一诗一词。直到端午节那天,看了《湖南卫视》的端午节特别节目《端王赋》。其中有提到了屈原被放逐后,在和渔父的一次对话:渔父劝他“与世推移”,不要“深思高举”,自找苦吃。

屈原说:“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屈原表示宁可投江而死,也不能使清白之身,蒙受世俗之尘埃。

在渔父看来,处世不必过于清高。世道清廉,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沉浮。至于“深思高举”,落得个被放逐,则是大可不必。屈原和渔父的谈话,表现出了两种处世哲学。

当年五月五日,屈原在绝望和悲愤之下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死

屈原在上述所说的:
“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发人省思,以字面的意思是沧浪的河水清澈,可以用来清洗帽子;
沧浪的河水污浊,我也可以用来洗脚。

心系国情,忧国忧民是屈原的爱国表现,可惜其爱国却不被重视,绝望之际,最后落得悲愤投江。屈原投江的表现无疑凸显出其激烈的性格,尤其他有是出身贵族(在没有深刻了解屈原前,个人还以为他出身贫寒,身份卑微,所以其谏言才没有得到王听纳),照理说,他确实可以像渔夫所说的,凡事事不关己,糊里糊涂的享受着过活。

但是,壮怀激烈的他不愿如此,最后选择了投身沧浪之水,让自己永远埋没,亦让沧浪之水为其洗濯其冤屈......

如今,端午节很大的程度上是以纪念屈原为重,其中所强调的爱国之精神更是着重的被强调。

2011年4月24日星期日

元青花


当今世上,在古玩界一提起元青花,那是了不得的!真正可称得上是价值连城的文明璀璨之宝物!2005年7月12 日,英国伦敦拍卖了一件“鬼谷下山”元青花大罐,当时的成交价折合人民币是2.3亿,以当天的国际牌价可以买2公吨的黄金。这个罐子高27.5公分,腹径 为33公分,一共20来斤重,但是它的价值却等于2公吨黄金!这就是国际社会给予中国元青花最直接的认可与价值!目前,世界上收藏最多元青花完整重器的是土耳其托普卡比宫。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


       “鬼谷子下山”元青花罐之所以创下天价,马未都也表示出多个看法。
第一,是它的题材决定的。瓷器题材很少有故事情节,过去中国人画画也很少画带有情节的画,都是《观瀑图》、《花鸟图》, 不画情节。画出情节的画,都是国宝,比如《清明上河图》、《韩熙载夜宴图》。“鬼谷下山”是著名的历史军事故事,说的是战国时期,诸侯纷起,涌现出很多著 名的军事人物。王翊就是其中之一,他是军事奇才,号称“鬼谷子”,大名鼎鼎的孙膑(孙子)就是他的徒弟。当时燕国和齐国交战,孙膑是齐国这头儿的,被燕国 俘虏了。齐国就求他的师父鬼谷子下山救徒。这青花罐画的就是鬼谷子下山的情景。 


第二,元青花开中国陶瓷装饰的一个先河。在它之前,瓷器的装饰都不这么强烈。鬼谷下山罐的颜色、画艺、质量,今天看都是登峰造极的水准,永不过时。
    第三,就是这个罐子的传奇色彩。民国时期,一个住在北京东郊民巷的荷兰军官,在 1913年到1923年之间,无意中买了这个鬼谷下山罐。这个荷兰军官是使节护卫军的一个司令,按今天的话说就是一个保安队长。他买了这个罐子后带回国, 在他们家阁楼上搁了将近一百年。上世纪70年代,佳士得的专家去看过,当时因为研究不深,大家认为它是明朝的罐子,出价几千块钱,这家人没卖。2005年 专家再次来看,发现它是一个元青花,于是把它隆重地请出来拍卖,最后卖了这么高的一个价格。在卖之前,这罐子一直在他们家装CD。

  收藏专家马未都曾经说过,元青花有多个迷,其中有为何以蓝色纹饰、突然成熟、造型硕大等
 以下转载于马未都说收藏之文段:

元青花之谜——蓝色纹饰

青花的创烧有宋代创烧说和唐代创烧说,但地点都不是景德镇,与景德镇没有传承关系,也没有因果关系。而且到目前为止,未见完整器,都是一些残片,这些残片的胎质跟景德镇的胎质完全不一样。
元青花有很多谜。第一个谜就是它为什么是蓝色的。首先,蒙古人尚白尚蓝,是受波斯 文化的影响。波斯的工艺提倡繁缛,与宋的追求完全不一样。蒙古当时跟西域的关系密切,在13世纪初,由于成吉思汗异军突起,他和他的继承者多次征服了中 亚、西亚,打通了中西文化交通的要道。大批阿拉伯人、波斯人和崇尚伊斯兰文化的突厥人涌入中国,其中包括工匠、天文学家、医学家等,带来了西域的文化。
元朝建立以后,又有大批穆斯林知识分子、商人通过丝绸之路,源源不断地进入中国。 元代的各类文献中,都将这种东来的穆斯林统称为“回回人”。历史上伊斯兰国家的贸易能力都非常强,愿意跟其他地区进行贸易。南宋彭大雅《黑鞑事略》中有这 样的记载:“鞑人初始草昧,百工之事,无人而有……后灭回回,始有物产,始有工匠,始有器械,盖回回百工技艺极精,攻城之具尤精。”鞑人,是一种蔑称,就 是元人一开始什么都不懂,没有工艺,自从灭了“回回”以后,把工匠、器械都带回来,就慢慢发达了。
 蓝色是伊斯兰文化的主色调,今天去中东我们依然可以看见到处都是以蓝色为主的建筑。 

元青花之谜——突然成熟
    第二个谜就是它没有初创期,没有萌芽期,一出来就是一棵参天大树,没有小苗。过去任何一个窑口的发展脉络,都能看得清清楚楚。元青花则不然,你看见的时候,就不是襁褓中的婴儿,而是亭亭玉立的大姑娘了。
    这有多种解释。有的说元青花不是元代早期出现的,而是出现于元代的中晚期,受波斯 的影响,原材料和工艺都是从波斯输入的。另外一种说法是元代以后,大量北方工匠南迁。北方工匠绘画能力都比较强,比如磁州窑就是以绘画为主。工匠到了南方 景德镇驻扎下来,在景德镇这么漂亮的瓷胎上重新开始作画,就跟一个画家到另外一个地方画画似的,只不过就是换了纸,换了颜料而已,技艺上没有什么区别。元 青花的这种突然成熟,至今从学术角度上讲,还有很多问题尚待研究。
    
元青花之谜——题材众多
    第三个谜是元青花为什么题材众多。元青花跟其他瓷器的题材表现不一样,它的题材尤其多,有花卉、鱼藻、翎毛走兽、龙凤、人物,什么都画。元青花早期的题材大致都是花卉、翎毛走兽、龙凤,后期出现了大量戏剧故事,画人物。
    后期画人物的第一个原因是元青花受元曲和小说的影响,愿意画情节。第二个原因是在元朝后期,朱元璋没拿下江山之前,长时间驻扎于景德镇。他对景德镇的陶瓷生产应该有过影响,由于他的关注,人物纹的作品开始逐渐增多。


元青花之谜——造型硕大
    第四个谜就是元青花大器特别多,大盘、大罐、大瓶。土耳其托布卡比宫里有元青花大件瓷器几十件,都是中国当时出口的。
    元青花大器多有一个原因,就是跟蒙古人的性格有关。蒙古人性格粗犷,不拘小节。比 如江西高安出土的元青花当中有一个把杯。所谓“把杯”,就是高足杯,喝酒用的,下面的足可以用手攥着。为什么做成这样呢?因为元人是马上民族,他骑在马 上,一只手腾出来就可以攥住这个杯子。“欲饮琵琶马上催”,就是这个感觉。高安出土的这个把杯,上面写着两句诗,非常有意思:“人生百年常在醉,算来三万 六千场。”我能活一百年,一年三百六十天,我天天喝醉一场,也无非是三万六千场,人生苦短啊。我们说过,元代开始就有蒸馏酒了,度数开始提高了,但就用这 杯子,要喝蒸馏酒也够呛。

 *本文摘自《马未都说收藏》(陶瓷篇上)

2011年4月19日星期二

刺客之刺

刺客是世间最古老的行业之一。太史公在《史记》中也特别为刺客们写了《刺客列传》,武侠小说关于刺客更让人感到心惊肉跳。


李白的《侠客行》写道“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鲜明地刻画了这一神秘人物的特色。纵览中国的历史长河,刺客们竟也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韩非子是个知识分子,坚持要用法的观念来治理国家,他对这些动不动就藐视国家法律的刺客们深感头痛,在他的著作里老实不客气地批评说:侠以武犯禁。


中国历史中,最为著名的刺客莫过于荆轲
荆轲是中国战国时期著名刺客。也称庆卿荆卿庆轲。受燕太子丹之托入刺秦王,失败被杀。荆轲其人典故被收录在司马迁《史记·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 ·第二十六》之中。

荆轲刺秦虽然失败告终但是却成了中国刺客界的始祖,在往后的历史长河之中,历朝历代贵为天子 无不惧怕刺客的行刺。

历史上被行刺身亡的知名人物。

朴正熙、金九、原敬、源实朝、伊藤博文、坂本龙马、犬养毅、高桥是清、拉菲克·哈里里、山本五十六、恺撒、拉宾、肯尼迪、林肯、马丁·路德·金、甘地、约翰·列侬、张作霖等。




其中有恶名昭彰的邪恶政治狂魔也有正义之士,但是他们的生命都终极在刺客之手。所以,无论任何人,活着始终还是胜者!

2011年3月13日星期日

地之震怒·海之狂啸



地震(earthquake)又称地动、地振动,是地壳快速释放能量过程中造成振动,期间会产生地震波的一种自然现象。
海啸(tsunami)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或巨大岩体塌陷和滑坡等导致的海水长周期波动,能造成近岸海面大幅度涨落。Tsunami一词源于日语“津波”,表示“海港内的波”,国际上在1963 已采纳这名称描述此自然现象。

对于地震较深的印象开始于 1999年台湾921大地震,随着是2008年中国四川汶川512大地震,到今年几天前的云南地震,然后到日本的8.9级大地震。这些世纪地震一次比一次来的大,级数也一次比一次震得强,造成损失的生命更是不计其数。

对海啸最深的印象,就是在2004年12月26日的南亚大海啸,这个海啸席卷了整个南亚地区的国家,当时就连马来西亚也受到波及。犹记得当天,远在万万里以外马来西亚的砂拉越的泗里街市区竟然出现了涨水的奇景,回想起还历历在目。该场海啸残忍的席卷了估计20万条生命,所到之处均生灵涂地!

日本地震后引发海啸,当晚观看卫星电视,看到了巨大的海浪"奔腾"在陆地上,陆地上汽车好像玩具车一样被全部冲走,如此惊心动魄的画面,实在不敢想相信只会发生在电影中的情景,竟然发生在了现实!

这些历历在目的自然灾害发生之频繁到底是意味着什么呢?是自然界对人类的震怒、狂啸?地震、海啸,。在当初命名时的字意上就表明了。地震~大地之震怒;海啸~大海之狂啸!在此之时就有许多人开始担心害怕,并把电影《2012》世界末日与这些灾害现象划上了等号。

圣经是上帝默示的,其圣经中最后一书《启示录》中也确实的描述了世界末日,即是耶稣再来,Armageddon大决战,大审判等,然而若是单凭近年来所发生的天灾来说,事实上还距离启示录说预言的相差甚远!


圣经《启示录》一书中依序以七印、七号角和七碗来象征末日的灾害,而且其中所描述的灾害之恐怖、可怕和惊颤程度,其对世界及人类的毁灭程度是远远超出人类说能想象的。

所以啊,看到了这些接二连三的天灾,就认为2012就世界末日的谬论者,可以说的是,离这个阶段还早~还有更可怕的还没发生。





2011年3月6日星期日

兴也太后,衰也太后

中国最后一个封建帝制皇朝-清朝(1636年-1912年;1616年建立;1644年-1912年为全中国政权)。明万历四十四年(1616年),努尔哈赤在今中国东北地区建立王朝称汗,国号金,史称后金,定都于赫图阿拉。1636年,皇太极改国号为并称帝。1644年,清军由明朝将领吴三桂引领入关,打败李自成的顺军,随后多尔衮迎顺治帝入关,并迁都北京,清朝从此取代明朝成为实质统治者。

清朝到了康熙、雍正、乾隆时是中国帝制以来最为强盛朝代,但是有一个鲜为人知的事情是,整个清朝竟然有着“兴也太后,衰也太后”的 宿命!

兴清朝之太后,孝庄皇太后。

孝庄文皇后(1613年3月28日-1688年),姓博尔济吉特氏,名布木布泰,亦作本布泰。清太宗皇太极之妃,孝端文皇后的侄女,顺治帝的生母。本为科尔沁部(在今通辽)贝勒寨桑之次女。

事实上,孝庄太后辅佐三朝皇帝,皇太极、顺治及康熙,在振兴清朝入关后,定都北京,巩固清朝政权有着极大的贡献。她礼遇汉人,吸取金、蒙古之教训,并对西方知识极为尊重,这个态度尤其对康熙帝起极大之启蒙作用,引导了康熙成为一代明君。

各朝各代,开国前几个皇帝往往是奠定一个朝代日后长短,而清朝开国之初,就是因为孝庄,以灵巧的手段确保了福临(顺治皇帝)登位,才确保了后来的康雍乾三帝的接连强盛。因为,起初皇太极死时,生前未指定继承人,遂出现争夺最高领导权的纷争。当时正处开国之初,领导出现纷争是导致迅速败亡的最大成因,孝庄看到这点,所以当时孝庄以灵活巧妙的手段,使福临继位。避免多尔衮、豪格两强相争带来的灾害。 奠定了清朝开国之初的兴旺之基。

衰清朝之太后,慈禧皇太后。

慈禧太后~孝钦显皇后(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叶赫那拉氏,名杏贞。出身于满洲镶蓝旗(后抬入满洲镶黄旗)一个官宦世家。清文宗咸丰皇帝的妃子,清穆宗同治皇帝的生母,以皇太后身分或垂帘听政或临朝称制,为自1861年至1908年间大清帝国的实际统治者,为期仅次于清朝康熙帝和乾隆帝。生前,外人有以「慈禧太后」、「圣母皇太后」、「那拉太后」、「西太后」等称之者;自光绪年间,宫中及朝廷开始以「老佛爷」尊称之。

在历史上慈禧的负面评价占多,性格残酷,奢侈、挥霍、霸权、性格、多变等,她从宫廷斗争中夺得政权。当年咸丰皇帝驾崩后,便联合恭亲王奕訢等皇室近支,发动政变从以皇室远支怡亲王载垣、郑亲王端华为首,实际以能臣肃顺为核心的顾命八大臣集团手中夺得政权,并将其中三位(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后为建立及维繫其独裁权力,慈禧皇太后对于政敌之整肃绝少留情,即使对亲生儿子同治皇帝,以及继位皇帝光绪皇帝的操控及管制,亦极为高压严峻。

成也太后,败也太后。太后是皇帝的母亲,中国自古以孝治天下,故此太后自然也成为了一国之君的成败因素之一 。不过,追根究底,慈禧被称为大清之衰源是不能完全苟同的。毕竟当时中国在内有贪污腐败,外有列强侵占的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其不得不采取酷制,虽为慈禧,当时也不得不撇开慈,嬉笑,以残酷、冷漠之姿态面对。

为因应自鸦片战争以来,来自欧美列强的挑战,以及镇压太平天国等民间反抗势力,慈禧皇太后重用李鸿章、张之洞等汉族重臣,在地方上开办洋务运动,是中国发展近代化工业的开始。在洋务自强运动成果的支持下,清廷得以弭平内部反叛势力,在帝国体制下维繫中国相对稳定的局面,并且建设近代化陆海军军备,造就「同治中兴」的气象。

至于她反对维新运动,不少史学家认为那是明智之举,因为百日維新改革速度過快,根本只是一場闹剧,不可能成功。

2011年3月2日星期三

枪手·刺客

枪手,正常的解释可作为从事射击工作或业余爱好射击运动人士的称谓,可以指槍械射手、狙击手。然而俚语中的“枪手”,特殊注解为:指受他人雇佣,顶替雇主秘密完成某项工作并获得报酬的人,类似的叫法有“刀客”、或“捉刀人”。


当今世上,无论是在商场、政治、就业、考试等,当涉及到利害关系时,当事人聘请“枪手”来为自己“狙击”对手的达成自己说期盼的效果是常有的。

刺客,通常指出于政治原因,负责对目标实施谋杀或者暗杀的人,相当于日本的忍者。比如,特工队伍或恐怖组织中负责刺杀敌方人员、重要人物的高级间谍,许多国家的安全局都有刺客,例如美国的中央情报局(CIA),苏联的克格勃(KGB)等。世界上的一些恐怖组织也有刺客,刺杀各国领导人和其他重要人物。各国政府都努力防止敌方刺客进入本国。同时在多款游戏中都有刺客的身影。

枪手与刺客之间事实上非常的相似,相同的是两者都处于在暗处,不同的是前者的目标不一定是至于目标死地,而后者则非至于目标死地,不成功便成仁!

“枪手”在一般上是为当事操笔,在应和雇主的意愿下,再配合自身的能力、才识及智慧来构成打击目标的文章!也有的时候,“枪手”被雇于冒名参与考试,替雇主操刀过关。

摘自网上一篇报道:
《法制晚报》有文章详细描述了中国网络敲诈的产业链,枪手公关公司骂人月赚万元,很多骂人或攻击别人的“业务”都是一些小型网站委 托到公关公司。

网站会先给公关公司一些料,让他们去熟悉一个企业。公关公司找到写手写出文章,并通过网站定稿后,找一些电脑高手去贴,可以利用技术无限 量地贴到各个不同的网站。不过他们在贴之前,这种文章都要由委托的网站先独家发表,而帖手在贴的时候都会标明从哪个网站转载来的。之所以标注出处,是为了被骂的企业或个人能够顺着线索找到委托的网站进行交涉。而当有被骂的对象找到网站时,网站往往会将其推到公关公司,由公关公司与被骂的对象签订公关协议, 删除帖子并刊登一些正面的文章。这种公关活动的费用一般在十万到几十万不等,主要还是看对方的经济实力。

据文章介绍,一个好的枪手月入1万-3万。真是一个有前途的职业啊!

2011年2月21日星期一

万岁万万岁


“万”是中国人心目中最大的量词,尽管到了近现代出现可“亿” 这一量词,但是始终还是不如“万”这个词来的受欢迎。

既然中国人心目中的最大量词是万,那么用在至高无上的皇帝也就顺理成章的用“万”来称呼!人的一生中最为珍贵的是什么?撇开那些波澜壮阔、宏篇伟论的心态,人最珍贵的是生命!没有了生命,说啥都是空话!自由?爱情?时间?金钱?都是空话!没有了生命还说什么自由?爱情?时间?金钱?
百寿图

所以,万岁这个称呼自然就成了称呼皇帝的最恰当的称谓了。
可惜,中国自古皇帝都不太长命,所谓“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表面上至高无上的皇帝拥有超乎人可想象的权力,荣耀无比,党实际上他们是中国历史上最不幸的一群人。

一些资料显示:
皇帝的平均寿命最短,健康状态最差。有人做过一个统计,历代皇帝有确切生卒年月可考者共有209人。这209人,平均寿命仅为39.2岁。 

很多人认为,自古皇帝之所以短命是因为拥有三宫六院,后宫三千佳丽,纵欲过度导致精疲力尽;也有者认为,皇帝一直以来误信皇脉血统不可污,所以一贯采取近亲通婚,导致各种家族劣质遗传基因横行。

另外,皇帝这个群体的整体生命质量较差,生存压力巨大,因此出现人格异常、心理变态甚至精神分裂的机率较常人高许多。

但是,历史上还是有很多较为长寿的皇帝,其中以乾隆大帝最为典型,他也在位最长的皇帝之一,同时又处在盛世之巅。所以啊,做皇帝做得最爽的,看来就是乾隆了。

乾隆皇帝

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皇帝是清代的乾隆皇帝。

爱新觉罗· 弘历,生于康熙五十年(1711),卒于嘉庆四年(1799)。他是雍正皇帝,爱新觉罗· 胤禛的第四子,在位60年,退位后又当了三年太上皇,终年89岁。

中国历史上长寿皇帝排名:

超过八十岁的只有五位,即最长寿的乾隆皇帝(88)、梁武帝萧衍(85)、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81)、宋高宗赵构(80)和五代吴越武肃王钱镠(80)。

超过七十岁的有十位,包括元世祖忽必烈(79)、唐玄宗李隆基(77)、明太祖朱元璋(70)和三国吴大帝孙权(70)等。

超过六十岁的有38位,包括汉武帝刘彻(69)、康熙皇帝(68)、元太祖成吉思汗(65)、隋文帝杨坚(63)和汉高祖刘邦(61)等。

超过五十岁的有60位,包括雍正皇帝(57)、唐太宗李世民(50)。

2011年2月10日星期四

爱新觉罗·溥仪

看北京卫视的档案栏目,述说到中国末代皇帝-爱新觉罗·溥仪的实际,让我对这个末代皇帝有了新一层的了解。

据维基百科资料显示,爱新觉罗·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字耀之,号浩然。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其为清朝皇帝在位时年号《宣统》,通称宣统皇帝(1909年-1912年,1917年7月1日—12日)。因其为中国最后一个王朝的末代皇帝,所以有人称其清末帝。而其生前也有人根据其退位,称他为逊帝或废帝。
1931年,日本佔领满洲之后,建立“满洲国”,秘密将溥仪胁迫劫持运往满洲,担任满洲国元首,年号大同。其在满洲国时年号《康德》,又称康德皇帝(1934年-1945年)。可是,这段期间内,虽然名义上贵为皇帝,但是实际上所有重大决定都要得到关东军的批准,为有名无实之傀儡皇帝。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失败后,满洲国解体。溥仪与其他《满洲国》战犯,陆续在哈尔滨战犯管理所和抚顺战犯管理所受到约十年的再教育与思想改造。此时,他的编号是981。1959年12月4日,溥仪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法院根据特赦令予以释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毛泽东的特赦令说:“该犯关押已经满十年。在关押期间,经过劳动改造和思想教育,已经有确实改恶从善的表现,符合特赦令第一条的规定,予以释放”。从此,溥仪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1960年3月,溥仪被分配到北京植物园担任园丁及卖门票的工作。1964年,调到全国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任资料专员,并担任第四届全国政协委员。爱新觉罗·溥仪后来撰写了《我的前半生》一书。

这部栏目让我说感受的是从皇帝沦为阶下囚,再经过思想改造后,成为平民百姓。在栏目的历史影像中,我发现到虽然溥仪是个末代皇帝,但是言行举止中,还是感觉得到那股昔日大清皇朝基因所特有的那份皇气。从前我一直以为这个末代皇帝一定是差劲,不过直到我看了那个影像之后,让我有所改观。这里当然并不是指他的能力,而是指他的那份气质,特别是经过了战犯管理所的思想改造后,从新站出来面对人生时,那时他身上所散发的气质竟然让我感觉的到“不愧是康熙、雍正、乾隆的子孙,没有了骄横、霸道,取而代之的是那种说不出的贵气;这也不禁让我推测,如果将溥仪的那份依存少有的气质放大千万倍,是否就是昔日的康熙、雍正、乾隆呢?。”

人类基因总是有着其一定遗传,曾经开创盛世的列祖皇族,尽管在时势及腐败下没落了,但是那份原属于皇者的基因在其后代还是会多少彰显出一点的气质。那份气质是身为皇者应有的气质,博学、温文、尔雅、从容、庄严、自信。

2011年1月28日星期五

感恩·春节


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唐·韩愈·《晚春》



前一阵子为了寻找一些与春节有关的古诗,上网搜寻了一下,看到了这首韩愈的《晚春》,念了一遍,一下子就被那字里行间所带出的意境所吸引了。喜欢这首诗的原因,其中有大部份是因为我喜欢花木,所以到诗中运用了多种花木来衬托春至的情景,再衍生到内在的意境时,顿时感到诗中的外在与内在都格外之优美,而且让人省思。


这几年来庆幸自己住在东马,可以肆无忌惮的安装中国卫星,欣赏着中国卫星电视台。我发现中国在节目(他们称为“栏目”)在很大程度上很重视儒家思想,即是非常重视提倡仁爱、孝道、感恩、和人与人之间最真实的感情。无论在平时是搞笑、科教、谈话性、还是叙述的节目,在配合春节即将到来时,总是以一种特别感触的姿态来呈现于观众面前。让人心灵得到沉淀,并好好的去思考春节的真正意义。

一直以来春节在现代人眼中,几乎总是吃喝玩乐,买新衣新鞋,打扮得美美,大扫除,购年货,布置住家等等,还有在外游子就是回乡过年。过年回乡;回乡过年,一直以来是所有民族的拥有的传统。但是,演变成如今,游子们究竟是回乡过年,还是过年回乡呢?如今什么都讲究新颖思想下,“春节”给人的真正意义是否仅存依旧,还是已经荡然无存了呢?

唐代著名诗人韩愈的《晚春》这首诗,虽然各有不同解读。同样的,我对这首诗的意境感触也是不同的。给我对这首诗的感触是,草木都知道春节是个该感恩的季节,所以以其最美的姿态展现出来,为春节营造出最美的气氛; 杨花榆荚虽然无才思,但是依然以其解下花卉,化作漫天雪花飞,为春节付出其美态。这是自然界表达感恩的意境。

人为万物之灵,情感才思更堪比自然界万物尤胜 ;春节是以感恩的季节,是一个感恩的起源,一年之计在于春,感恩亦是春节的根本,也是人之本。《论语》中曰:“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与”感恩与孝道原本就源起一致。

2011年1月24日星期一

天下本无事 庸人自扰之

庸人自扰,这句成语是我比较慢才认识的成语。起初看到这句成语时,还不太明白字面的意思,可见我的中文程度是何等之差强人意。后来看了成语注解是,才知道庸人自扰的意义。前些时候,看到这句成语的对子版,不晓得是加强版,还是原版,称作为“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这几句话的重点就是在于“庸人”。根据注解“庸人”是指心胸狭隘、性格不够豁达者,为俗事伤心费神、自我困扰,弄得恍恍惚惚、战战兢兢。

世上之事分为三阶段,过去、现在、未来,过去的事已知的,现在的事是正知道,未来的事是未知的。在这三个阶段中,未知的未来是一般受人所猜测及担忧的,就是因为未知所以会对之又忧又扰。毕竟未来的未知数讯息万变的,将来会怎样谁也不知道。

世上的庸人多吗?其实我自己也是一个庸人,思想不够豁达,凡事举棋不定,任何的风吹草动总是思之千里,测之万般。这种先人前之忧而忧的心态确实是非常的压力。

西方谚语说,“胡思乱想是给魔鬼一个游乐的场所”。人一旦开始庸人自扰,就容易自我紧张,自己吓自己。所以坊间就流传一个故事:说一个算命的说某人在50岁会“挂”,那人虽然无病无痛,但是在50岁那天真的“挂”了,因为被吓死了。

自然界中,竹因空而不折,松因静而延年。为人者应该要学习竹子和松树那般处世,空而不折,静而延年,此乃智慧处世之道。

“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这句词看似优美豁达,实际上是给人们一直劝勉。天下的事本来就是无常的,人的能力微小,无法改变,所以何不豁达些,让它万变。正所谓:以不变应万变!此正是处世之道。

2011年1月19日星期三

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

我发觉自己学事一般都是在电视上学的。呵呵,昨晚逾跃于众多卫星台之间,在一台播着《铁齿铜牙纪晓岚·第三部》停了下来,聚情的看了一下,有所领略。

剧说,和珅为了要报复纪晓岚,采用了各种方法诬陷纪晓岚。他安排了自己的结党臣子故意送给纪晓岚10万两,要纪晓岚一副字。机灵的纪昀顺水推舟,表面上应了,还主张说10万两那么多,我就给你写个对子吧。于是就写下了“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的对子。

第二天一大早,和珅得意就向乾隆皇告状。告纪晓岚收取贿赂10万两,乾隆当时听了气冲冲的找纪晓岚“问罪”。

岂知,纪晓岚一早就将那10万两捐给了朝廷,充朝廷救灾,乾隆大喜顿时转怒为喜,大赞纪昀心系朝廷; 和珅见状,再向乾隆谗言,指纪晓岚昨天写下“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的对子有营党结私之嫌。

纪晓岚引乾隆及和珅到装裱店看那副对子,对子确实是 “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字卷轴有上而下缓缓打开时,和珅洋洋得意,以为自己的奸计得逞了,开到后便是,他就惊奇的说:”奇...奇...奇怪?怎么多了一个字?”俩对子后面又各多了虚字,成了“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乎”。原本是阿谀奉承,似有营党结私之意的对子,立时成了警惕自律之语。


奸臣和珅不但告状不成,还被乾隆皇斥责;纪晓岚不但没有被诬告,而且还被乾隆赞赏。大块人心!

所以啊,好人有时也要有智慧,要懂得运用自己的优势来保护自己,不可让奸臣小人有机可乘。其中也要赞誉中文文学的奥妙绝伦,两个虚字就能将正个意思转变,逢凶化吉,其所蕴藏的智慧及玄机,恐怕只有唯华夏文学所独有了。

注:经过查证,“君恩深似海矣,臣节重如山呼”事实上是明末大臣洪承畴的自书一联悬于厅堂以表明他对于君国的忠贞,但是后来他还是降了大清,后人就在这对子后各加了两字来讽刺他:上联“矣”字表示肯定的意思,肯定君恩浩荡;下联“乎”表示疑问的意思,可以翻译作“吗”,反问洪承畴是否坚守臣节,整个对联原来是洪要用自己的忠诚报答皇帝的信任,改后用反问的口气嘲讽洪氏的投降满清。

2011年1月18日星期二

中华古代先贤的智慧


《诗经》、《史记》、《论语》、《大学》、《中庸》、《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传》、《西游记》、《春秋》、《道·德》、《孟子》、《墨子》、《礼记》、《左传》、《世说新语》、《战国策》、《孙子兵法》、《本草纲目》、《资治通鉴》、《离骚》、《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等......
《本草纲目》食疗界的鼻祖

昨天在CCTV9由中国知名主持人杨锐主持的《文明之旅》这套栏目时,受访者是中国百老汇第一人的王洛勇。王洛勇说了一句我让我觉得很有意思的话。他说比尔盖茨曾经向他透露:我的整个电脑系统创作概念,完全是建立在“阴阳理论”上!接着他有举出多个在美国当今正在积极推广的学说都是建立在中国的古老智慧上。
以我目前看来的也是亦是如此,诸如健康食疗(本草纲目)、经济贸易(资治通鉴)、职场用人(三国演义)、为人处世(论语、中庸)、治国政治(大学)、为人(孟子)、职场竞争(孙子兵法)等等。

这让我想起了一个节目曾经对《西游记》中每个角色来冠以适合当今的职场为止,到后来,孙悟空竟然不是荣任最佳保镖,而是当选最称职的中介。因为故事中每每唐僧师徒遇到妖怪来侵时,孙悟空就能够第一时间到天庭去请来能够收服这些妖怪,最重要的是那些神仙都能被孙悟空叫得动,其中除了当年齐天大圣的威名之外,相信也是悟空的人缘好。
孙悟空是最佳中介

在这其中透露极大的当机商场智慧,那就是“人缘”,当今的职场上最讲究的就是人缘人脉,学历、知识、技能尚且居于次。可见当年吴承恩老先生(西游记作者)的智慧已经触及到当今了


中国的祖先们已经给我们留下了太多太多的智慧,可惜如今的华人很多不再愿意去翻看这些泛黄的古籍,甚至连书名都不懂了,这是非常可惜的。如今的外国人竭力的去对中国古籍进行研究,掰开揉碎的去寻找其中的智慧,但是文化与语文的不同,毕竟理解有限;然而他们却能以这些乏善的理解中在社会中占领高处了。
半部论语就能学做人,掌握全部论语智慧更何如?
世界最强的的百科全书《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乾隆皇帝亲自组织的中国历史上一部规模最大的丛书。1772年开始,经十年编成。丛书分经、史、子、集四部,故名四库。据文津阁藏本,该书共 收录古籍3503种、79337卷、装订成三万六千余册,保存了丰富的文献资料。“四库”之名,源于初唐,初唐官方藏书分为经史子集四个书库,号称“四部 库书”,或“四库之书”。经史子集四分法是古代图书分类的主要方法,它基本上囊括了古代所有图书,故称“全书”。

2011年1月8日星期六

乾隆盛世的数据


我们常提的乾隆盛世究竟是一个怎样盛世情况?一直是大家的一个疑问。昨晚观看《收藏马未都》时,听到了收藏专家马未都对乾隆盛世作出了一个简单讲述。

据说,乾隆登基时,清政府国库储备有2千4百万两白银,到达了他退位,即乾隆六十年,国库积有白银7千万两白银,增率为三倍。而且乾隆在位期间曾经多达先后五次(包括乾隆退位后的第一年,即嘉庆元年)蠲免全国钱粮,总额达1.2亿两,堪称中国历代蠲免之最,突出地显示了盛世的经济繁荣。 如果没有实施那多达五次的蠲免全国钱粮。当时清朝的国库储备将可能达到三亿白银之多。

纵观普天之下,从古至今,还未有一个国家能够有如此豁达的实施全年蠲免全国赋税,其中当属中国大清康雍乾盛世为首。

马未都在节目上说,乾隆之所以能够创造乾隆盛世,除了是在康熙皇打下了一个强而稳固的基础,雍正皇吏治早就了清朝政治的稳固之外,其中也因为乾隆皇的帝师朱轼给乾隆很大的影响。

朱轼是影响乾隆最大的帝师,虽然他在乾隆元年就去世,但是他所教的乾隆治国的两大重点,那就是用人和理财。这两大治国重点被乾隆牢记,并且秉持,为他及大清皇朝造就了乾隆盛世的局面。

清代税关粮食免税政策是清代政府干预经济活动的一个尝试,主要是为解决粮价上涨的问题.免税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临时性的免税,另一种是长期普免。

乾隆免除的赋税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 根据分析,在最鼎盛的乾隆时期,全国财政收入也不过5000万两,而其时的全国人口已经超过一亿,乾隆中叶后更超过了3亿,即人均每年承担的赋税不到半两白银,约合30公斤米。当时的中国是一个赋税很轻的国度。

根据史记记载。乾隆认为:“天地只此生财之数,不在上,即在下,与其多聚左藏,无宁使茅檐蔀屋自为流通。”即与其将财富积聚国库,不如让它流通于民间,藏富于民,才能促 进经济、社会的发展,人民富足了,国力自然会变得更强;正因为此,康乾时代才能在对外积极扩张、对内大兴工程的同时却不增加赋税和人民的负担,因为国力强 盛,扣除军费和工程费的开支,国家财政照样有盈余。

2011年1月6日星期四

天不藏奸

奸;1、阴险,虚伪,狡诈:奸人。奸狡。奸刁。奸佞。奸雄。奸智(为非作歹的心计)。2、不忠于国家或自己一方的人:奸细。内奸。

奸,一提到这个字,人们第一印象肯定不是好的。奸,给我的印象就是奸臣。回瞻中国历代所出现的奸臣多不胜数,而且其中不少都遗臭万年。无论是那一个朝代,朝廷一旦出现了奸臣,那么这个朝代肯定就要遭遇,轻则祸国殃民;重责灭朝亡国。

自古以来,最高统治者“皇帝”都是奸臣们所要努力的对象,一贯以阿谀谄媚、甜言蜜语、拍马屁等功夫来 取代皇帝的欢心与偏信。所谓,忠言逆耳,忠臣所说的话都是比较难题的,然而,奸语却悦听,奸臣所说的话一定皇帝觉得中听的。

古代因有封建帝制而奸臣,现在虽然没了封建帝制,但是奸臣一族依然处处可见,上至国家统治内阁;下至各大企业。奸臣与明君(明智的领袖)是成相对比的,国有明君,奸臣甚难当道;国若出了昏君,奸臣就自然油然而生,大行其道。在这里也出一定律,奸臣多数产于京官;奸员也大多数产于总公司,唯有在京畿之职才能接近皇上,也唯有总公司之任职才能拍得到高级领导的马屁。

奸臣之行径令人痛恨,纵观历史之现代,奸臣为了自己的利益肆无忌惮的谗害忠臣,多少一心为国为民的国之忠臣被奸臣的恶言而含恨而终,也多少 一心为公司的忠职,由于领导身边的奸职而无缘无故的被处分。然而,奸臣们的恶行终究不能在广大百姓及大部份好人天不藏奸的心性所唾弃。历史上最知名的奸臣 -秦桧,由于当年谗害了岳飞。现如今秦死夫妻俩还跪在岳飞墓前,在坊间,老百姓还用油条暗喻他俩夫妇放到锅里炸,以泄心头之恨。

清乾隆十七年状元秦大士 也愧疚的道出:“人从宋后少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的感慨。
更有“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的浩然诗句来赞扬忠臣,龌龊奸臣。忠臣虽殁,会得到“追封”;奸臣虽殆,也必得“追唾”

明君不藏奸臣,唐太宗李世民,雍正皇帝胤禛都是典型不藏奸臣的君皇。

唐太宗李世民

唐太宗李世民登基时就以年号“贞观”为己律,公开群臣对皇帝的谏言,在如此的政策下,产出了众多忠臣,其中魏征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魏征去世后,李世民说,“用铜制成的镜子,可以照见衣帽是否端正;用古史的镜子,可以参照政治的兴衰;用人作为的镜子可以知道自己的成绩与过错。我经常保持着这三面镜子,现在魏征去世了,我少了一面镜子。”

清雍正胤禛
雍正皇帝胤禛登基之时,推广奏折制度,扩大了可向皇帝上奏折的人数,不同身份的官吏可以及时反映情况,报告政务,使皇帝洞察下情,以便制定政策;也使官员们相互监督,皇帝得以了解他们的贤愚、勤惰、政绩、操守。根据清档案指出,雍正在阅奏折时,发现有想蠢蠢欲动成为奸臣的大臣,当场奏章中批上“与其将精力用在阿谀奉承朕,倒不如将尔精力用在公务上!”

天不藏奸!为奸者,天地不容,人人将诛之。引用雍正皇的朱批: “与其将精力用在阿谀奉承朕,倒不如将尔精力用在本份公务上!”;明君当朝无奸臣,做领导的,要多明智些,眼要擦亮些,切勿让奸臣当道啊!

 网选中国历代奸臣       
清乾隆朝大奸臣和珅

排名 姓名 得分 朝代
1 秦桧 914 南宋
2 魏忠贤 912 明朝
3 和珅 874 清朝
4 蔡京 843 北宋
5 童贯 819 北宋
6 严嵩 788 明朝
7 贾似道 782 南宋
8 张邦昌 775 北宋
9 赵高 729 战国
10 杨国忠 700 唐朝
11 刘瑾 698 明朝
12 梁冀 694 东汉
13 安禄山 690 唐朝
14 索元礼 672 唐朝
15 潘仁美 653 北宋
16 高俅 633 北宋
17 吴三桂 614 清朝